走路不算運動!消耗熱量竟跟耍廢差不多


許多人以為每天散步、走路就算運動,專家表示,並不是腳有在動就是運動,而是要讓身體突破日常生活的運作負荷,讓它覺得「一直被操」才行,而且走路消耗熱量的程度非常輕微,竟然跟坐著看電視耍廢差不多。
身體運作會以最少的能量獲取最大的生存效益,而且沒用掉的能量會馬上被儲存起來,一般人該如何藉由運動增進健康?物理治療師郭仕政在運動知識網站《好痛痛》發文指出,身體會自動調整狀態來符合你的日常生活,所以運動就是要讓身體突破日常生活的運作負荷,可以用下列三項指標來衡量你的運動是否有用。
1. 最大攝氧量率 (%MaxVO2):
也就是一分鐘以內,每公斤體重可以消耗多少氧氣。一般健康的人來說,要達到你最大攝氧量率的50%以上,以及最大心跳率70%以上,才算是有訓練效益的運動。只要把你的跑步成績輸入換算網址,就可以得到估算結果。
2. 代謝當量 (MET):
代表身體消耗能量的程度,意思是一小時內,每公斤體重會消耗掉多少千卡的能量。如果坐著看電視耍廢的程度是1,睡覺是0.9,走路散步(時速4公里)只有2.9;跳繩是10;高速奔跑有23。對於一般健康的人來說,超過3才算稍微有運動;建議是從7開始,例如慢跑。
3. 運動自覺量表 (RPE):
依照主觀感受來評估自己的運動強度,最好達到「有點吃力」的12-13等級。

對於活動力變差、較易跌倒、關節退化的年長者,郭仕政說最大原因就是「肌少症」。由於肌肉隨著年紀加速萎縮,使老年人無法好好控制身體、肌肉無法支持關節導致關節磨損,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足夠的運動強度把它鍛鍊回來,包括可以運動用到肌肉的阻力訓練及重量訓練是都很有幫助。
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需要及可承受的運動強度也不同,建議可以向復健科醫師、物理治療,以及其他長照專長的醫療人員諮詢,讓他們開立運動處方。